查看原文
其他

在“取消文化”的声浪中看《飘》这部电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硅谷生活家 Author 硅谷维立


(点击上方“俄州亚太联盟”订阅本公众号)
赞助:DrMengAcademy.com


- 1 -
 
去年”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视频平台HBO宣布将经典电影《飘》暂时下架加上批判性注释的消息,在本就乱得不可开交的美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该小说在1937年获普利策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不但票房成绩出众,还得到八项奥斯卡奖,一直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成为美国的一个文化现象。 
 
我上大学时读过《飘》,来美国后又看了电影。因为沸沸扬扬的HBO事件,也因为新冠期间只能靠老电影打发时间,又花了将近四小时重看这部电影。这一回除了看爱情故事,也注意了它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倾向。 
 
- 2 -
 
《飘》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郝思嘉是亚特兰大附近一个种植园主的女儿。她魅力无穷,追求者众,但她只爱卫斯理,卫斯理却娶了韩媚兰。郝思嘉不肯接受这个事实,幻想把卫斯理抢回来,以至于无法爱上一直苦苦追求她、其实跟她非常般配的白瑞德。即使在嫁给白瑞德后,她也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肯放弃旧梦。等到有一天终于发现白瑞德才是真爱时,却晚了一步,白瑞德已经离她而去。 
 
作为一部1939年出品的电影,《飘》看起来有些过时。如潮水般涌来的背景音乐有煽情之嫌,动不动就坠入爱河的成年人像中学生一样青涩。 
 
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在今天的我看来也很俗套,不外乎她爱的人不爱她,爱她的人她不爱。白瑞德风度翩翩,足智多谋,永远摆出胜券在握的样子,但他最好的一句台词出现在电影结束前:“坦白地说,亲爱的,我一点都不在乎(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这是他第一次摘下玩世不恭的面具,暴露内心的脆弱。一个本来如纸一样肤浅的人物,才稍微有了一点深度。 
 
比较有意思的是郝思嘉。她俗气,听不懂也讨厌听别人讨论高深的话题;她自私,闺蜜的男朋友可以毫无顾忌地一把抢过来。但在家园遭遇巨变,一家人在贫困饥饿中挣扎时,她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个性彰显出来。她的一句名言是,“上帝为我作证,我再也不想挨饿了(As God i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当白瑞德离开她时,她的名言是,“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她的三次婚姻都不是为爱情,第一次是赌气,后两次是为了振兴家园。她的丈夫们在进取心和精明算计上个个不如她。白瑞德是成功人士,但他生活中赚钱谋生的琐事都片言只言带过,虚化成模糊的影子,而郝思嘉的努力、奋斗、成就,则看得见,摸得着,扎扎实实,有血有肉。 
 
想到这个故事发生在150多年前,女性还要再过60年才能拿到投票权,郝思嘉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当时的环境中,她大概可以被称为奇女子。她个性鲜明,在逆境中获得成长。她的生命力和意志都令人钦佩。她是女权主义的先驱,是不愿靠男人生活的独立女性的榜样。 
 
《飘》的最大成功,是塑造了郝思嘉这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 3 -
 
《飘》中的故事发生在内战前后的美国南方。因为采用的是南方人尤其是郝思嘉的视角,电影对战前南方的描述温情脉脉,对内战则满腔怨愤。正如HBO在注释中所说,《飘》将 
 
战前南方呈现为一个优雅美丽的世界,却没有承认作为这个世界的基础的奴隶制的残酷。  
…… 这部电影通过怀旧的镜头对这个世界的处理,否认了奴隶制的恐怖,以及它留下的种族不平等的遗产。 

其实《飘》中这种情绪,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经常遇到。我一度爱读F. Scott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菲茨杰拉德自己是北方人,但他在南方生活了一些年,爱上南方女子,因此写过不少关于南方的小说。他小说中的南方女孩经常喃喃地说一些让我一头雾水的怀念过去的话,多年后我才明白她们表达的是对战前南方那个传说中的温柔富贵之乡的怀念。 
 
更让人惊讶的是《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在这部1915年的无声电影中,非裔美国人被描绘成随时想对白人女性发动性攻击的愚蠢野蛮人,三K党则被描绘成维护美国价值观的保护妇女的英雄。如果说玛格丽特·米切尔和菲茨杰拉德的世外桃源的南方还是故事背景,《一个国家的诞生》则将南方人对奴隶制的捍卫、对非裔美国人的蔑视摆在了中心地位。 
 
因为拍摄手法的创新,《一个国家的诞生》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它的题材让它一开始就受到各种抵制,但“取消文化”的前辈们奋斗了一百多年也没能“取消”它。它至今仍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各种场合,在电影课程中被当作经典电影的范本讨论。 
 
我们来自中国的人,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也听说过政治斗争的残酷。我们熟悉的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痛打落水狗“,是”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在我的想象中,内战输家都是落荒而逃,抱头鼠窜,被赶尽杀绝的,哪里可以在历史已经对这场内战下了斩钉截铁的结论之后,在已经落花流水、缴械投降之后,还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荣耀,在文学作品中歌颂自己的英雄,在各地理直气壮地立他们的雕像。 
 
这是美国让我惊叹的现象之一。我猜这是一个社会博大包容、信心满满的标志。
 
- 4 -
 
每一部稍微有点意思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读。从种族的角度来说,《飘》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从女权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相当前卫;作为一个爱情故事,它刚刚达到平均水平;作为一部个人成长史,这部电影可以算上等制作。 
 
至于它最突出的主题,或许可以通过它的标题来寻找。Gone with the Wind本是随风而逝的意思,傅东华翻译成《飘》,有点故弄玄虚,电影界将它翻译成《乱世佳人》,强调郝思嘉的个人成长。但两者都容易让我们忘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随风而逝的到底是什么? 
 
郝思嘉的回答似乎是她的种植园,更多人认为是指战前南方的生活方式,也有人认为它是指爱情的消失。但看电影的人不会有任何疑问,因为电影一开场,银幕上就滚过这样一段话: 
 
有一片叫做旧南方的骑士和棉花之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英勇的豪气谢幕退场,骑士和他们的淑女、主人和奴隶最后一次出现。在书本中寻找它们吧,因为它们不过是一个记忆中的梦,是一个文明随风而逝。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为什么有人觉得这部电影有取消的必要。
 
- 5 -
 
取消文化是今天的热门话题。有人把它作为左派最大的污点,我也有自己的担心。比如虽然有些雕像值得推倒(但也要经过合法程序),对有些雕像还是要三思。对历史人物可以反思,但不宜拿今天的标准去要求过去。 
 
《飘》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争议,但当时的取消派人微言轻,力量弱小,没有太多人关注他们。现在我们能听见他们的声音,是一种进步。

现在的取消文化是不是有过头之处?很可能。但看待每一个现实问题都应该同时看待它的历史。如果当年能容下拍摄《一个国家的诞生》这样的电影,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容下某些过火的声音呢?不管是拍《飘》和《一个国家的诞生》,还是各方人士要取消这些电影,都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 况且取消《飘》是肯定做不到的,连《一个国家的诞生》都没能被取消呢。
 
至于HBO对《飘》做补充说明,或者是出于高尚的社会责任感,或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无论怎样,都谈不上对言论自由的伤害。我是在HBO上看的电影。这部电影完好无损地存在着。网上很多批判HBO的传言,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暂时下架中的“暂时”两个字。 
 
但更理想的情况是,大部分观众都拥有足够的文化智慧和历史知识,意识到这部电影中的错误价值观,不至于毫无抵抗地被其中的感情陷阱俘获,就好像打疫苗之后不易被病毒感染一样。如果是这样,观众看电影前就不必被强行灌输一堂历史课,我们的社会也会成为一个更健康的社会。
赞助:Eyre Writing Center
网站:eyrewritingcenter.com
【编者按】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APAPA Ohio及OCAA官方立场。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或来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更多精彩文章,请查看我们公众号的主页。欢迎大家积极投稿,邮箱:
apapaohio@gmail.com

【近期文章】
  1. 美国会亚裔党团CAPAC成员就胡安明博士在基于虚假证据的误审后被宣判无罪发表声明

  2. 我的911故事 - 一个纽约人的自述

  3. 胡安明教授无罪

  4. 假如你与波士顿之间,多一个Michelle Wu

  5. 触动移民家庭泪点 -《尚气》男主致父母的一封信


关于俄州亚太联盟公众号
俄州亚太联盟公众号是APAPA Ohio在俄亥俄华人协会(OCAA)的支持下办的公众号,旨在为俄亥俄的亚裔群体、尤其是华人群体提供一个分享、交流、互助的平台,宣传APAPA Ohio 、OCAA和其他亚裔团体的活动,促进亚裔社区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体育、艺术、教育、法律等的了解。
网站:OHIOCAA.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